悲愤填膺网悲愤填膺网

如何评价《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一期各位歌手的表现及排名?

如何评价《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一期各位歌手的表现及排名?

第一期歌单:
李克勤 (主持人)《雾之恋》、何评HAYA乐团 《苍狼大地》、价歌季第及排徐佳莹 《失落沙洲》、手第手黄致列 《那个人》+《从开始到现在》、期各苏见信 《告别的位歌时代》、关喆 《如果分开我也爱你》、表现赵传 《爱要怎么说出口》、何评李玟《想念你》。价歌季第及排

本季“我是手第手歌手”开播前已经饱受参赛歌手阵容过于薄弱的诟病,在看到歌手名单时,期各懂行的位歌应该也已经做好惊喜欠奉的准备。但换一个角度思考,表现近几年的何评音乐选秀类节目其实已经把能挖的歌手们请得差不多了,除非你能把张学友或王菲这样不轻易在电视屏幕前抛头露面的价歌季第及排神级歌手请出来,否则换谁来,手第手新鲜感也不复如初。


本季的首发歌曲与前几季相比大不相同,以往的首发歌手都是迫不及待拿出代表作让听众知道“我是谁”?但本次首发的八位歌手都巴不得观众们重新认识自己,竟然有4位没有选择自己的歌曲,剩下的几位也是选择一些不算最出名的歌曲来应战。几首歌中,只有赵传的《爱要怎么说出口》在内地能算有些知名度,然后貌似就是拉拉的《失落沙洲》了…… 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好现象,大家还是期待听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先从歌手互投环节排在前两位的歌手开始说。


李玟——《想念你》

扣姨本场的名次真是如实反映了现场观众音乐鉴赏力的等级。


李玟翻唱的这首《想念你》是庾澄庆1988年的作品,其实当年的庾澄庆一直是华语乐坛的先锋来着,作为最早涉猎R&B风格的华语歌手之一,这首Quiet Storm风格的歌曲在当时绝对是时代先驱,在根源上和李玟的唱法也是一致的。


李玟对这歌演唱上的改编处理加大了原曲的难度,完全西化的黑人唱法,非常地道,转音的繁复程度和切分节奏的把握国内除了扣姨估计也没谁了(张靓颖过来学习下)。编曲上也是原汁原味的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的R&B。李玟的音色虽然不如年轻时亮,但是唱黑人音乐,厚一些的嗓音更容易出质感。作为一位听欧美音乐十多年的乐迷,我从技术上基本找不出任何瑕疵,而且这歌从演唱难度上讲是本场之最。


但是呢,这种技术活一是与中国听众的审美有些出入,二是容易让人留下过于炫技的印象,三是整首歌没有一个过于明显的爆发点,让爱嗑高音的现场观众们痛快爽一发。所以我本来并没期待她观众投票名次有多高,可第六显然是过于低了。


最后,coco出场这国际范儿,让整个舞台直接上了一个level!



Haya乐团——《苍狼大地》


为啥把Coco和Haya放在一起说?因为从音乐形态上讲,两位是本场竞演歌手中仅有的两位跳脱抒情芭乐大框架的两位(别跟我说苏见信那叫摇滚);也是相对来说,最与国际音乐标准接轨的两位。恩,就像我前面说的,这两位直接反应了华语大众的音乐审美层次,歌手互投前两位,结果一个并列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三,现场观众们棒棒哒!


Haya一直是国内做World Music的佼佼者,从他们的乐队成员构成与分工就可见一斑,蒙古族特有的马头琴和呼麦,与现代音乐的吉他、贝司、鼓,他们的音乐非常注重用原生态的音乐与声音来构建大自然的壮美,往俗了讲,就是拉近了民族与世界的距离。


主唱黛青塔娜在状态好的前提下是那种可以团灭一片的存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他们在“金钟奖中国音超”上的表演),作为本季“我是歌手”第一组出场的歌手,黛青塔娜明显紧张了!声音很紧,气息有仓促、断档的地方,很多音也都完成的不算饱满,这现场也就她真实水平的五成功力吧……


另一个角度看,其他几位歌手基本只是在“唱”,能称的上“表演”的也只有扣姨和Haya。而一席红衣的黛青塔娜一会吹着印第安笛,一会又跟乐队互动跳舞,也是有点分散了注意力,反而没有展现她演唱上的绝活。作为这几季“我是歌手”中最独特,也最具新鲜感的表演,高冷的World Music明显步子也迈得有点大。


但不用着急,他们的好戏还在后面。



黄致列——《那个人》


黄致列还没出场前,撸主就已经料到肯定会有很多中国观众买账,因为韩国人唱ballad的方法与中国非常不同,回想一下上届的郑淳元,以及上届好声音的冠军张碧晨,都是一个派系的。用极强的混音来支撑声场的渲染力,再来点痛彻心扉的哭腔+怒音,现场女孩纸的那扑通扑通的心分分钟就被欧巴融化了。


这个现场从难度和完成度上来讲都没啥问题,最后一段副歌连续的强高音与长音都是功底体现;在技巧上,欧巴跟郑淳元这样的大魔王比还是有差距,但这哭腔很容易让听众觉得他唱歌感情更充沛。


只是,欧巴,你这八百年前的曲风现在在韩国本国火不起来是有情可原的,因为韩国不缺这样唱法的歌手,无论曲风和唱法都够out。好在颜值在本季首发男歌手中优势比较明显。

期待《那个人》早日入选各大音乐平台“有一种爱情叫做撕心裂肺”“直击心灵的动情男声”等知音体歌单。



李克勤——《雾之恋》

李克勤先生又是随随便便分分钟还原CD,这细节和语气拿捏真是抠得太精致。李克勤对气息的控制与运用一直都在华语乐坛的金字塔顶层,你几乎很难在演唱中捕捉到他换气的痕迹;这歌Bridge处,急促的吐字后紧跟一段长达8秒的升Key长音已经让人叹为观止;而整首歌最后一句无换气的长音转弱音简直了。而这只是大家伙容易听出来的技巧体现,歌曲中起承转合的细节处有着数不清的细腻处理,香港歌手抠细节的好习惯至今仍值得内地歌手学习。


PS:请李克勤本场的造型师和服装师立马出现,主动自刎!




赵传——《爱要怎么说出口》


在各种音乐选秀节目,不同歌手唱着赵老一首首上世纪的经典歌曲勇夺冠军后,赵老终于按捺不住,亲自出山了。


老人家不用过多介绍,他从曲风和演唱风格上经常让我想起另一位上世纪8、90年代欧美乐坛的知名歌星——Michael Bolton(<When a Man Loves a Woman>原唱),两人的声音都是那种粗粝却高亢的典型,演唱的歌曲也都有那种引发大众共鸣的平民气质,并有着浓厚的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代烙印。


《爱要怎么说出口》是赵传滚石时期同样流传度很广的金曲,李宗盛的创作,主题其实就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另一种说法啦。此次Live,编曲和演唱都与20年前的CD版本如出一辙,赵传老当益壮,原Key上阵,虽然有些地方尾音咬得有些飘、有点颤。但考虑到赵老已年过五旬,能再次站在这个舞台上已经实属不易,开头一声响彻天际的“我痛”亮出来,估计已经让电视机前的70后们无比感动。




关喆——《如果分开我也爱你》

关喆=小号版+去油脂的孙楠。


开嗓那嗓子《想你的夜》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结尾了也不忘把《想你的夜》的主歌伴奏融进来,挺多此一举的,倒是底气不足的体现。虽然这首歌从词曲编唱都透露着一个大大的“土”字,梦回大陆乐坛90年代……但其实关喆唱得很努力,从完成的程度来看,也比我预想的好。


关喆这类歌手在演唱上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深情=用力,听他们唱歌就像马景涛附体般恨不得把你分分钟摇成脑震荡的感觉。但这种苦情歌在国内还是一直有相当大的市场的,这又要回到我最开始说的审美层次问题……


最后,关喆同学来参赛按理应该料到自己不会走太远,隔壁台“中国好声音”的选秀歌手来参加芒果台的音乐节目,什么结果我觉得大家用脚也能猜到。


最后,毛宁的前男友也挺不容易,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一直不红不紫,EX又刚刚被抓,他还在努力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替音帝帮他点个赞。



徐佳莹——《失落沙洲》


首先,要对那些说徐佳莹是黑马,之前没听过徐佳莹的“歌友”们回一句,你是有多少年不关注华语流行乐坛了??!!!这种新生代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女歌手,流传度不俗的高质量歌曲都快能凑足一张精选集了,还神马新人……


徐佳莹这个第一,完美的阐释了什么叫四两拨千斤?他是本场比赛中唯一一位把笔者唱进她歌曲意境中的。完美的感情把握,不缓不急,层层展开;弱音与假音中闪过的叹息,尾音中气音的点缀都不得不让人心生怜惜,与歌者一起心碎与失落。而且LALA的声线是那种柔美中又略带倔强的清新气质,非常舒服。


可以说,其他几位歌手都有秀的成分,只有徐佳莹是在用心讲她自己,而且讲得很高级,不狗血,不煽情,不刻意,自然流露。


最后补刀一句,以徐佳莹目前四张专辑的质量,如果有Hebe或者杨丞琳的颜,早就成为新一代文艺天后了。希望她凭借“我歌”的舞台进一步垫定自己的乐坛地位。




苏见信——《告别的时代》

很庆幸,苏见信本次没有重演他第二季决赛帮帮唱的车祸现场。虽然副歌的高音已经不比年轻时,有些许吃力,但在人们预想的所有段落处,都有大家期待的高音出现。恩,这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了。


---------------------------------------------------------------------------

本场个人排名:

李玟>徐佳莹>李克勤>黄致列>赵传>Haya>苏见信>关喆


总体来说,没有失误太大让人不适的,也没有太让人惊艳的,比较平稳的一季。而且,后续能有更多新东西爆出来的貌似只有李玟、Haya和徐佳莹,踢馆歌手和补位歌手对收视率责任重大啊……


最高端的音乐,最本质的乐评,最美丽的明星图片,请搜索微信公众号:

蘼迷猫音乐站
mimimao1069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撸主发表的部分文章请见下方:


2015音乐类节目十大经典现场表演:
http://tieba.baidu.com/p/4261702832
我是歌手第三季十大车祸现场:
http://tieba.baidu.com/p/3655096236

陈洁仪为何让那么多人“心动”?
http://tieba.baidu.com/p/3518737239?pn=1
陈洁仪返场歌曲<NothingCompares to You>深入解析
http://tieba.baidu.com/p/3527185206

QQ音乐:《<李健>:把歌写成散文,将生活过成诗》
http://tieba.baidu.com/p/3977858016?pid=73909861939&cid=0#73909861939
腾讯音乐:《张惠妹<偏执面>碟评:偏执无罪,妹力永生!》
http://ent.qq.com/a/20140709/014346.htm
腾讯音乐:《<李荣浩>碟评:快让我在华语乐坛撒点野》
http://ent.qq.com/a/20141207/017117.h
腾讯音乐:《蔡依林<呸>碟评:“呸”声之中登顶个人巅峰》
http://ent.qq.com/a/20141207/017097.htm
QQ音乐:吴莫愁《接近无限》:无限的吴莫愁,有限的华语流行乐
http://tieba.baidu.com/p/4166638696?pid=79226857389&cid=0#79226857389
网易音乐:《致匆匆那年的青春.王菲唱给你的影视主题曲》
http://ent.163.com/15/0925/10/B4BREFN800031H0O.html
谭维维——摇滚烈女的自我救赎之路
http://tieba.baidu.com/p/3692430360?pid=66812186635&cid=0#66812186635


华语乐坛的EDM风潮
http://tieba.baidu.com/p/4222121033?pid=80893577558&cid=0#80893577558
58届格莱美重要奖项得奖预测
http://tieba.baidu.com/p/4205702767?pid=80383927679&cid=0#80383927679
Adele <25>碟评:是Adele在变?还是你?
http://tieba.baidu.com/p/4184918894?pid=79761797578&cid=0#79761797578
Justin Bieber 《Purpose》碟评:诚意满满的真情告白
http://tieba.baidu.com/p/4165137851?pid=79185311383&cid=0#79185311383

这一季因为有李克勤赵传和李玟首发,我特别高兴。

在周杰伦蔡依林这一辈没大红大紫之前,我就开始听歌了。每天一早,大字不识几个的我刚刚睁眼,音乐伴随厨房的叮当响声准时响起,磁带倒带的声音现在还会出现在我梦里。

那时候粤语歌那么火,台湾歌也能从福建码头一直响到东三省。我会的第一句粤语就是委员(永远),是谭咏麟的《雾之恋》。

那时候李克勤不只是红日一首歌,庾澄庆也不止会热情的沙漠,张雨生唱天天想你时像含着泪,张宇的歌从早可以播到晚,罗大佑又帅又起范儿,我爸骑摩托出门唱一路恋曲1990,我却最爱皇后大道东,伍佰是最酷的机车男,周华健发型从没变过,张学友还志不在影,只想拖着话筒架跑完全场,李宗盛心中永远是爱情与理想,大街小巷还都是《明明白白我的心》,谭咏麟说自己永远十八岁,大概睡了无数个十八岁的女孩纸吧,直到现在,听到《一生中最爱》,我都会想起凌晨一个人的大海。

大概永远都没有最好的时代,只有最爱的时代。我爱那个时代,有啤酒和演唱会,门票要排队买,重要的像一颗星星,音乐连同期待放进磁带,播放键按下时小心翼翼,一不小心会缠带,那是耐心最快耗尽的时候,好听的歌能陪伴一整晚,太阳升起的时候,因为一首好听的歌而让一整天诗意满满。

我永远怀念并且尊敬那时候的音乐人,永远站在老一辈的港台歌手身后,为那段有磁带的岁月而感到骄傲,谢谢你们让音乐变得如此珍贵,让音乐有份量,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握在手里感受重量。

有一天我们会说,那是太阳的时代,难以忘怀的时代。


有音乐真好,三十多年过去,李克勤还像个小伙子,好像还是我小时候坐在地上看我爸妈卡拉ok时屏幕里的那个人。总有沮丧的时候,觉得小时候好听的歌都统统不见了,可有时候看到那时候的人出现还是觉得很开心,哪怕只是几分钟,还是很好,很满足。

赵传有一首歌我最喜欢,《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这不再是你们的时代了,华语音乐也不再那样精彩,人们不会单单因为一首歌站在黑暗中泪流满面,长得漂亮的明星聚集在灯光下遮住了你们的光芒,可现在,谢谢你们又一次出现在舞台上,这是一种光荣。

那是港产片的岁月,是周星驰和赌神风行的时代,是滚石的江山,是凭着一把吉他就觉得自己拥有世界的年代,感谢陪伴,现在我们长大了。

我很荣幸在你们面前变成一只情怀狗。

看人生匆匆,让我们共享光荣。

以上。



我是歌手S4E01 | 剧情起伏跌宕、音乐保守干瘪,这是一场年度最曲折KTV

之前在写“中国之星”评论时,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了“我是歌手”曲风相对单一保守的缺点,也发现了“我是歌手”其余的好处——在国内无可比拟的硬件配置,无可比拟的综艺设计,无可比拟的节目制作。

是啊,“中国之星”搞了8期现在赛制都还让人看不懂,实在提不起代入感。但如今综艺为了收视率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中国之星”基本每期一个Drama,常石磊故障、崔健骂许志安、剪掉痛仰、习大大推荐最牛摇滚,现在又迎来了平安和崔健对骂。但“中国之星”的综艺感真的太弱了,这么多剧情也愣是没大火。但我确实敬佩灿星的节目产业链——“好歌曲”产出,“蒙面歌王”、“中国之星”、“好声音”等打歌,也算成为了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且,以“好歌曲”为核心,以“好声音”为面子,原创产品不断产品,对乐坛是件好事。



但做了这么多节目,灿星的综艺感依然达不到“我是歌手”的皮毛——基本上对音乐不那么感兴趣的人都能把这节目看得津津有味,经纪人要抢位歌手要抢位最后还平票,搞得一环扣一环牵引着观众的神经。但比起“中国之星”相对百花齐放的曲风与表达,“我是歌手”的第一期还是没有逃开成人抒情魔咒,过半的曲目都是成人抒情,曲风的单薄表皮下,编曲和歌手的演唱也相对保守,有些简直已经听出了唱商演的情绪,反观韩红韩磊谭维维等人之前几季步步为营的花样秀功底,落差不小。至少就第一期而言,华丽KTV的底色是逃不掉了。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是歌手”的进步是不是?有了徐佳莹这样的唱作才女,HAYA这样的World Music Band,李玟这样的洋派巨星,再加上黄致列这种技术狂人打底,营养不会太差。

开始我们的挨个点评吧。

===============

HAYA乐团-苍狼大地

音域:(黛青塔娜)C4-F5

调性:a小调


腾格尔的原版是c小调,HAYA的这个版本一口气往上跨了6度,足见女主唱的自信。但这实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HAYA有男有女,在一首歌里要取得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只好把Key稍微拔高让男声部分也能舒舒服服地唱完。升得再少一点,对男声而言就太低了。

所以黛青塔娜也贡献了全场女声的最高音——一个质量不错的F5。

但这个亮相并不精彩。我们都在“好歌曲”里听过杭盖,什么是摄人心魄的世界音乐,大家心里都有概念。HAYA的这个翻唱和他们前年唱片中的版本差距不大。腾格尔原版用他一个人的声音串起旋律线条,HAYA把旋律一拆为二,男声一半女声一半,在音调上互相妥协,进一步弱化了旋律线条。但更致命的是,HAYA缺少摄人心魄的节奏,使整首歌大大地New Age化了。但New Age音乐在艺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空洞的氛围化倾向——这也是为什么Enya一脉的音乐实际上没什么营养,听多了就是听个响。

但这首歌亮点也同样让人欣喜:开头的呼麦确实厉害,男声呼麦腔调的和声难度也是一等一的。至于黛青塔娜的印第安笛是不是画风乱窜,这个我不作评判。

但就女声演唱来说,黛青塔娜开头气势惊人,但音域衔接不完整——到了低音就明显气势大减,乐句的处理上也没有逃开一般原生态的粗糙味道,明显地更加依赖天分和本钱,不少高音的控制都有些弱,稳定度打折,但这可能是由于定KEY太高的缘故。若是后天再多点技术上的打磨,会更加惊艳。

在这里推荐大家去听听黛青塔娜的Solo唱片《寂静的天空》,不同于这个现场剑拔弩张图穷匕见的演绎,是相当有质量的民谣女声。

=====================

黄致列-那个人

音域:A#2-G#4 F5(假声)

调性:降B大调转B大调


李承哲的原曲式C大调,黄致列大概是为了声音动态控制的需要,在开头降了一个全音,后来升了一KEY依然和原曲差个小二度。

李承哲的原曲曲风上是一首怀旧80年代的RNB。黄的编曲把节奏弱化了,变得更加抒情,更适合展现歌手的声音表现,某种意义上午也是韩国各种歌唱类综艺上常见的竞技类抒情。黄的功力总体来说不如The One,声音位置没那么高,也没那么灵活,但是胜在更多的激励音色带来的撕心裂肺的感染力。The One的力度一般是通过刺激的关闭做到的,像一根银针一样穿过来,一般不会用到这么强悍的胸声。黄致列的强声则像一块粗糙的板砖拍来,但控制力并不毛躁,强弱的转换非常进退有据。这样可怕的实力与外形比起来也确实反差萌。看好他会圈粉,但和The One一样,也不太可能会尝试太多改变。望打脸。

==================

李玟-想念你

音域:G#3-C#5 E5(假声)

调性:E大调


这是我本场最喜欢的演出。

庾澄庆的原曲是降D大调,李玟的这个版本只升了个小三度,在音域上比较保守,最高音到C#5,够不上炫高音的标准。但听起来却是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迭起,这就是音乐掌控的功力所在。这样的律动、这样的即兴,只有浸淫在欧美曲风中数十年才可能达到,现场任何一个歌手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事实上我们现在听李玟以前风靡一时的R&B作品也依然不会觉得过时。倒是华语乐坛的主流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很大的进步,成人抒情以外的曲风始终是小众之选。

说回庾澄庆的原唱版本,就是一首典型的主流RNB,一股浓浓的Babyface味道。张学友曾翻唱为《早已离开我》,以1999年演唱会的版本最为经典,味道也很不错。

相比庾澄庆的陡峭和张学友的伤感,李玟的版本要顺滑而洋气得多。她的编曲很有意思,更加往Babyface那股华丽而经典的味道上去靠,从开头的Quite-strorm撩拨到旖旎的萨克斯,加上背后的和声和弦乐的点缀,自然流露出一股富丽堂皇的贵气。

过渡到第二段时,精彩的萨克斯引领的间奏和李玟的对话、和爵士味道的Band的对话都漂亮极了。丰富的律动让人在沉醉其中的同时又有丰富的信息量可供捕捉——李玟的演唱没办法细说了,她基本每一段都能给出不一样的即兴和乐句处理,高音、长音、加速、转音甚至说唱散落在音乐中仿佛出其不意的宝藏。甚至还有真正的考验功力的即兴部分——我倾向于认为她是真的即兴,因为她在后来的访谈中表示自己太沉醉于演唱而忘掉了一个海豚音。而在场的歌手中,能够玩转这么复杂的律动与转音的仅此一人。

但也有缺点:李玟的演唱虽然咬字清晰转音灵活乐感更是无话可说,但喉位较高的演唱习惯加上相对退化的声线,高音部分有点白(哪怕只到C#5),不在她的最佳状态,总让人担心她破音。所幸这一场她完成得还是不错,在音乐上和其他人是拉开了层次差距的。

====================

李克勤-雾之恋

音域:C#3-G#4

调性:降D大调转E大调


谭咏麟的原版是D大调,李克勤的版本开头低后来高,最高音到G#4,中规中矩。但本来李克勤就不是高音卦的。

一般来说我是不喜欢这种成人抒情的。但一来这首原曲来自高桥真梨子的《For You》的旋律确实好听,二来李克勤唱得确实好。技术指标上没有跑去和机能派厮杀,选择在表达上下功夫——且不说精妙的语气,例如“你要看,始终,看不清”的微妙断句、“你那眼光中”的温柔语气的掌控确实是名家水准。且不说精准的大线条掌握,循序渐进,语气也逐渐激昂(尾音的长短都有变化),直到甩出一连串音阶攀升的炫技点。在本以为这已经是全部时,他在第二段结尾给出了最大的煽情包袱:最后一句的“都”的渐弱,结尾的弱声,实在太漂亮,而且并不炫耀,是相当贴合情绪的演绎,无愧其名声,确实担得上名家二字——无论是动态的掌握、音色的控制还是语气的捕捉,都是录音棚水准。

只提一点希望,后面选歌不要像蒙面歌王一样作死唱什么狼爱上羊,那景象神仙都救不回。

======================

赵传-爱要怎么说出口

音域:F#3-B4

调性:D大调


虽说临时补位,虽说宛如ktv,但他慷慨地唱了原调,慷慨地唱了B4,慷慨地在五十几岁高龄下依然保持强悍的基本功,技术的稳定度是教科书级别的。

但他带来的感染力却更多是情怀上的。看他一把年纪佝偻着背却唱出与年轻时相差无几的声音,谁能不被震撼到呢?他唱歌其实有一种反感性的倾向,处理非常直,没有缠绵悱恻的语气,没有千回百折的转音,尾音干脆到不行,基本是直线。这是一种音乐坚持吗?毋宁说是他的年代特色,也确实在五十多岁高龄带出了愣头青的画面感,确实有动人的成分在。但要说成是个商演复制版也未尝不可。毕竟是首期,卖卖情怀和老本也没有错。

=======================

关喆-如果分开我也爱你

音域:C3-A4 E5(假声)

调性:降D大调转D大调


油,真的油。

平心而论,关喆的唱功不错。但全程都在扣分。开头来个“想你的夜”,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原唱,结果弄成了孙楠模仿秀,扣分。

全曲在意识上宛如“想你的夜2.0”,逃离了莫名的Intro后依然逃不开类似的情感表达,自己为自己画了个刻板印象,扣分。

絮絮叨叨而刻意煽情的副歌(主要是写得太大路了),加上一个突兀炫技的长音升调,加上让人心生畏惧的歌名“如果分开我也爱你”——这些生怕别人不知道分手的元素组合出了关喆的艺术形象——啰嗦。就是那种分手后哭爹买醉到处打电话说如果分开我也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你说话呀你说话呀你怎么不说话呀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要和我分手啊但Nobody Cares的啰嗦,反复多听一遍都是折磨。

========================

徐佳莹-失落沙洲

音域:D#3-D5

调性:降G大调转G大调


原曲G大调,徐佳莹开头降了半个音,最后回到了原调。崔健在“中国之星”上曾说升调是对作品本身的感染力不够自信的表现,我部分认同这个观点,但在竞演中要做出层次和感染力,用些这样的小伎俩无可厚非。

徐佳莹显而易见的紧张——能感到她在部分乐句的气息控制问题。但这首歌本身乐句就又长又密,音区又高,都是不动声色的难度。怎么说呢,就是这首歌很难唱,但一旦唱出“啊这首歌好难啊我要死了你们怎么不鼓掌”的感觉就会破坏意境,所以对徐佳莹的考验就是,要人淡如菊地把这些难度都消化掉,好不容易控制住了高音和气息还要始终保持清新仪态坚决不能张牙舞爪。她做到了吗?做到了。同样是基于CD版本的小幅度改编,她没有设计破坏氛围的炫技点,所有的转音都在歌曲的大线条内,实实在在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音乐完成了,这就是一个唱作人对于自己作品的掌控力。但比起大众期待“惊艳亮相”还有距离,但这是一个赚足格调的开头。

====================

信-告别的时代

音域:F3-C5

调性:降A大调


原曲A大调,现场降了半个音,真声最高音到HighC,依旧是全场男声中最高。

信也紧张,高音听得出的“涩”。但这首歌本身也难,副歌一堆大跳音一连串高音还要唱出力度,加上信的唱法本来就耗本钱,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我不喜欢信的声音中的底层气质。这个对比李克勤就能够深刻体会。信不会营造那么多缠绵悱恻的东西,表达也有些“愣”,气质上更接近我们在KTV里常见的那些喜欢喝了酒煽情地飚《死了都要爱》的后排男同学。

但我情感上还是喜欢这个表演的,因为他歌声中的底层气质碰上他的紧张和对声带的对抗就很动人。不像听那些功力深厚的R&B男歌手的畅快享受,信的演绎有痛苦有挣扎,而且听起来非常真实,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特别感染力。

=================

本期个人排序:

李玟

黄致列

李克勤

徐佳莹

HAYA

赵传

关喆

===============

但整场节目听下来,还是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各位的保守。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下,拿出来的东西大多是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大多是在唱片和演唱会上唱过无数遍的东西,这无可厚非,谁都有自己的保险考量。所以我才会那么珍惜李玟的演出。她有那么多经典作品不用,偏偏要玩花样,玩改编,玩即兴,结果玩得真的还挺不错。

除此之外,我还格外珍惜徐佳莹。她不哭惨,怯生生,藏起炫技的羽毛,在显而易见的紧张中坚强地完成了自己要表达的音乐。

但整体还是一个保守的华丽KTV。但纵观芒果台各种踢馆、淘汰马不停蹄的综艺加持,节目不会难看。

所以我们终究还是在综艺中期待音乐偶然闪现的火花。


===========================
末尾广告。

更多原创乐评
关注微信公众号“光音天”
微信号:rayofmusic

微博:MEWsic

科普一下关于所谓的炫技 和走心

.

.

很多不熟悉R&B,Soul,Jazz的听众会感觉不知道李玟在唱什么,花里胡哨的到处转

其实R&B Soul Jazz是西洋的东西,唱的就是一种氛围

比如想念你这首歌

唱的就是一种温暖香甜的想念

鉴于西洋人民对情感表达的态度非常奔放

李玟在歌曲中的唱腔并不是在炫技

而是歌曲本身的表达方式

就好像Opera唱法全程颤音

甚至京剧也是一句十八转

.

.

李玟整体的表演

包括唱到high处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

甚至跟观众互动“我想念你想念你想念你想念你~~”

这就是快乐的人,甜蜜的人,开心的人对幸福的放声歌颂

所有的声形演绎

全部浑然一体

.

.

而正是这样的浑然一体

才是李玟对所有观众

真正的走心

.

.

作为铁粉

我一直都在说一句话

“喜欢听李玟的人,都是身在幸福中的人”

我是歌手S04E01 惊堂响罢语未发


第四季第一场。

从经验来说,第一场往往是最无聊的,歌手们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往往唱的又是大家听惯的原唱作品,难出惊喜,也难出彩头。

然而随着节目来第四季,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不再老老实实的演唱自己碟作品,而是意图通过第一首歌,来个下马威、开门红,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音乐偏好及特点写下注解。因此,第一轮的选歌,也变得有趣起来。

这第一首歌,好比是一声惊堂木。若是拍得响亮,人声俱寂,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他身上,等着他说出接下来的话来;若是有气无力,则人心怠慢,观众的注意力自然会分散。因此,为着这一声响,歌手们纷纷绞尽脑汁;而这一响罢,又正是大家屏息等着你接下来真正要说什么的时候——这是期待最多的时候,也是变数最多的时候。所以揭幕战,越来越值得一评。



Haya《苍狼大地》

虽然从金钟奖开始,haya就俘获了一大批乐迷,但是芒果台这个平台,却是真正的大场面,真正的名利场。haya如何从小众走到大众面前,走进这滚滚红尘,惊艳亮相呢——那就拿出他们血液中流淌的民族的厚重。

如果我们听惯了《鸿雁》的悠远和《乌兰巴托的夜》的空寂,已经把蒙古元素当成了一种民谣式的小资情趣,那么我们肯定已经忘记了——或是从未真正体验,草原的骏马,草原的狂风,草原的烈酒;我们也肯定习惯了腾格尔唱着《桃花源》时的谐星形象,忘记了他曾经一头长发,带着他的草原摇滚,发出充满草原灵魂的悲鸣和咆哮。

Haya的这个开场曲,其实选得非常好。

人声和呼麦岔开八度的合唱,森严肃穆,营造出一种宗教感,一种亘古传承的历史感。当然,haya如果只有这一手,它就远不如杭盖。然而他们有黛青塔纳,有这么一个足以穿云裂帛的声音。

黛青塔纳开嗓,根本蛮不讲理,那甚至不是一种“先声夺人”,而是一种侵略。“我曾经听说过,游牧人是大陆的主人”,咬字生硬刚绝,音高直奔5组而去,恰如一把匕首,冷不丁的就往心窝狠扎。把你们城市人的骄傲撕碎吧。把你们小资的趣味抛弃吧。把你们惯听的情歌忘记吧。把你们的心灵臣服吧。

因此,歌词的苍劲,也随着这歌声,仿佛一块块烧红的烙铁,往人胸口去烫。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铁蹄在这个民族内心里的自豪和回响,这就是长生天在这个民族骨髓里刻下的辽阔沧桑。

黛青塔纳显然声音状态不是最佳,有些紧绷绷,几个高音转喉颤音都不够轻松。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发挥了极高的水准,最后的高音直飙F5,如同风掣旌旗、烈酒过喉;要不是观众过早的鼓掌,最后那段反复的和声,应该能进一步把歌的意蕴提升到一个境界,飞升天际。这或许不是最原汁原味的蒙古音乐,却一定是蒙古人最自然的歌唱的方法,也是他们心灵里真正能产生共鸣的东西。

因此我认为这首歌,无论是改还是唱上,都并不比她们原唱的一些作品逊色。

但依然要说的是,原曲通过明快的吉他、紧张的弦乐,很好的调节了这首歌的节奏,把本来散漫的吟唱,组织到一个中速的进行中。而haya的改编虽然在编曲、演唱、意境、视觉方面,几乎都是2.0版本,还加入了很有力量的鼓点来带动节奏,但由于本来由腾格尔一人完整呈现的演唱部分被刻意的分割成了主唱和伴唱两个部分,在听感上是破碎的;又加入了许多solo、舞蹈的成分,从而失去了整体的畅快和一气呵成,让人的印象停留在种种的元素、意象,而无法对整个歌曲形成鲜明的印象和记忆。当然,这也是一个乐团出战,必须面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唱上,这首歌的编配使得黛青塔纳一味飘在高音区呐喊,并没有展现出声音多层次的动态,很容易让不熟悉的观众对她的风格产生误解,这也可能是haya排名不高的原因。

接下来的比赛,我认为haya乐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支力量。世界音乐的定位,对听觉刺激的追求,独特的审美和多种多样的元素,以及自身便拥有编曲的能力,让haya翻唱每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都会产生巨大的变数,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充满生命力的演绎,让这些都市里的旋律,以另一个面貌,飘扬在草原、大漠、群山中。因此,haya,绝不能这么早离开。



黄致列《那个人》

同样,作为一个大家并不熟悉的歌手,应该如何给大家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呢?黄致列的答案,是韩国进口狗血大阵。

他一开口,便是韩国歌手标志性的混响唱法,而且已经苦情到了90分。那气息,那哭腔,那停顿,无不让人心颤颤。而且他的声线,也有着和他俊秀容颜不相匹配的惊人质感。不管是主歌深情吟唱的部分,还是后半段充满压抑和嘶吼的情感爆发,都有着亚洲人少见的鲜明纹理,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这首歌的情绪从一开始已经开始痛哭流涕中了,到后面该如何办?收回来?

黄致列又一次让我震惊了,原来痛哭还可以分那么多层次,90分上面还有100分,100分上面还有120分、130分。主歌的深情款款,到第一遍副歌哭腔爆裂,到第二遍副歌低沉嘶吼,稍稍收回来的混声哭腔,直接到最后的疯狂发泄。很难想象,这么多层次感居然是在一个较小的音域中完成的(他最高也不过F4左右),未飙高音,而胜似飚高音,实在难得。

“但是”的时刻又到了。这首歌,真正打动我的,却真的只有开口那几句主歌,见泪见血,柔肠寸断。但唱到后面我却出戏了,并没有感动到——黄兄,你悲痛得太猛了,小弟我承受不起啊。这首歌的悲伤之情能不断升级,确实可以说是一种表演艺术,这一刻,马景涛是附体的,那种歇斯底里、我感觉我快要窒息了的眼泪和唾沫简直毫不掩饰的从歌里面喷了我们一脸。但如同钱钟书先生说的,“夫‘长歌当哭’,而歌非哭也,哭者情感之天发泄,而歌者情感之艺术表现也。发而能止,之而能持,则抒情通乎造艺,而非徒以西人所谓‘灵魂之便溺’矣。”这种把韩剧情节直接放到歌里演的展示,固然让我大开眼界,却在唱歌上,我感觉反而过犹不及,落了下乘。

对比上一季的郑淳元,唱歌是和他不同的。The one唱歌固然也深情,也洒狗血,但他更善于营造情境,不急不慢,缓缓的把听众浸泡到他深情的浴缸里面,让听众的毛孔渐渐张开,肌肉渐渐放松,心情渐渐跟着他走,然后再在恰到好处的点,给你当头一棒,把你敲得魂飞魄散。而黄致列的唱,多少有些强迫性和攻击性,仿佛操起煽情的大棒追打观众,你若不是甘心被这个欧巴打得痛哭流涕,便自然会产生一些退避三舍的冲动。

然而你也会听出,再最后感情需要更进一步爆发的时候,他的能力已经很难支撑他已经用到极致的声音作进一步跃升,仿佛一台小功率的音箱,被迫输出过高音量,而产生削波失真时窒闷的感觉。

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和郑淳元在机能和修为上的差距,又因为他声音的质感实际上是强于郑的,也许还因为语言的隔阂,所以他选择了用堆砌狗血的方式来一下子惊呆观众。

他部分办到了。

但唱歌,最终讲究的,还是心灵的沟通,心灵的引领,而不是单方面的发泄释放。对于他接下来的比赛,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尝试不一样曲风的中文歌曲,不要太过戏剧感。



李玟《想念你》

这首歌,李玟是用来开party的。这版改编,很下功夫,难度一下子提高了两个量级,种种转音、转位、转调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要是熟悉原曲旋律,听到她唱到此处,都会暗暗叫一声“妙”。从她一出场,到整个歌曲演绎完成,都把一种欢乐自由的气氛渲染得非常充分,基本达到了她唱这首歌的目的。她随着音乐随意的手舞足蹈,显然也是希望全场加入这个派对,一起的摇摆陶醉。

但是,为什么观众没有被打动呢?

许多高人们纷纷痛心疾首的指出,中国听众的审美还和国际有差距,你们中国人听歌听太少了云云。

不,我认为即便是放到国外比赛,这首歌依然会得到类似的结果。以我多年看欧美选秀节目的经验,欧美观众一样爱高音,一样爱情怀,一样对技术流一知半解,一样喜欢追求“记忆点”。中国的观众虽然有严重的芭拉情节,却不再是没听过多元化音乐的土包子了。这首歌,rnb+jazz的味道,她十几年前就已经玩的入木三分,当年,我们曾觉得这就是新潮,这就是国际范,这就是先进的音乐;然而现在,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形式只是形式,先进的音乐固然会包含各种丰富的形式,但最好的音乐始终是形式中间传达的东西。现在欧美的音乐,就算是rnb和hiphop,甚至一些电子风的舞曲,都越来越走向真实化、语言化、个性化、情绪化。顶尖的live秀里,也越来越少的人玩纯技术流的rnb了。李玟既然选择了这样的歌曲,自是有她自己的坚持,同样也自不能怪观众不领情。

单从唱上,李玟这一期在完成上的优秀是无疑的,甚至我觉得可以称为“classical“的,不管是真假声转换、气息的控制、数次转调的拿捏、云雀翻飞般的转音、C5#的长音质量都完成得相当漂亮,否则也不会在内投中拔得头筹(据邓柯说她从修音受益很大,我未听到现场版本不予置评);但她确实没有提供听众想要听到的东西——这绝不是审美层次的问题,而实在是频道上面不通。

李玟用这首想念你,表达着对舞台、对观众的想念,唱到最后,重复多次的“我想念你”,李玟走近观众,向各个方向伸出手,去传达她回归的渴望,但为何我却觉得如隔帷幔,接不到她抛撒出去的东西呢?

首先,是文化差异。我们要了解coco是一个英文说得比中文溜的人,在英文的语境中,i miss you自然而然,远没有“想念你”来的郑重深情。许多人看见想念你这三个字,所能产生的联想,和coco呈现的情绪完全​凿枘不投。然而如果我们从西方的社交习惯上去想象,一个嘉宾云集的party,曾经的交际花归来,翩然穿梭觥筹之间,频频碰杯笑语、倾诉久违倾诉、八面来风不觉微酣……想象不出?确实,这实在是和大部分中国人不同频的生活情境。

其次,问题之一,便是李玟用地地道道的欧美式的唱法,来驱动一个东方式的有点酥软沙甜的声带,这里面产生了很大的不和谐感,这也导致了她无法用更松弛的方式去把这首歌自由的意图发挥到极致。

再者,这个编排虽然精巧,但略嫌松散,打了三趟漂亮套路,却始终没有递出致命的一拳,兴奋点过于分散,最高音还不是在最后出现的,缺少真正的记忆点。

又或者,是因为李玟在大众眼中,一直是一个比较符号化的人物,性感,洋派,动感。这首歌完全符合大家对李玟的心理预期,既不存在惊喜,也并不能读出其中真正个性的和自我的部分产生共鸣,于是在haya的震撼、黄致列的狗血、李克勤的精致、赵传的情怀、关喆的投入、徐佳莹的熨贴、苏见信的猛烈之中,便自然缺少了出挑的理由。

因此,固然我对李玟的技术、这些年来的音乐上的积累持以肯定的态度,而且我也觉得李玟确实没有必要迁就观众口味,但我仍然希望李玟在选歌上,不要一味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她唱stay with me,永远不可能唱出sam smith那种蚀骨的寂寞和虚弱,但她完全可以做她那一代人中,东方风味和西方唱腔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人,欧美质感和中国情愫结合得最好的一个人。多选适合自己声线、适合自己抒发的歌曲,一定会在这个舞台越走越好。



李克勤《雾之恋》

李克勤来教你,如何不露痕迹的炫技。

这歌我听了三四遍,楞是没听出多少名堂来。我知道你们说的bridge句连续升key长音,也知道最后那牛逼闪闪的不换气超长音转假声,可是当我头几次听时,根本没有办法去注意这些技术环节——他的歌是浑然一体的,他的技巧也是和歌生长在一起的,仿佛是歌进行到了此处,自然就这么唱了,而不是刻意设计了这么个演绎方法。这,或许就是唱歌的化境。

《雾之恋》这首歌出现的时候,徐佳莹还没有出生,黄致列还穿着开裆裤。它改编自日本的歌曲《For You》,旋律充满了那个时代日本歌曲的风味。林敏骢填的歌词清新雅丽,含蓄文艺,和谭校长儒雅精致的声线一拍即合,将这首本来感情很奔放的歌曲成功的在粤语的语境中驯服,最终成为了谭咏麟的代表作之一。

李克勤的声音和校长不同,虽然同样精致,却多了几分阳刚和力量,他在致敬这首作品的时候,就加入了自己的特点。为了增加live的冲击力,这歌作了先降后升的处理,在bridge连升3key,也就是比原曲高2key作结,这样的反差,使得最后感情的抒发更淋漓、更大气,也为最后那技惊四座的长音作了铺垫——那个长音,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日本电影《艺术大师》里,疯狂的指挥天道彻三郎让首席小提琴,用一弓(而不是分三弓)拉完舒伯特《未完成》交响乐中的几个长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安静得如同杀人”一般的力量。李克勤的这个结尾,正是有这样的力量。

然而我要说的是,抛去这种种技术上的亮点,从整体上看,这首歌在难度上、完成上,其实都有些差强人意。虽然在电视播出版本上并未看出有明显的瑕疵,整首歌也是一气呵成唱得恰到好处,但是在主歌部分,确实在稳定度和细致度上,并没有达到我所知道的李克勤的真正水准,仿佛他的声音处在一个相当疲惫的状态。摄影术语说焦内锐,焦外虚,李克勤这一场,实在不够“锐”。也因此,这首歌只有一个大师的风范,而缺少一个真正大师级的表现。

根据现场的不可靠消息说,最后的声音控制,也没有如电视效果那么好。随着年岁的增长、机能的下降,还要兼顾主持工作,克勤大哥唱歌确实不如从前那么轻松,何况他接下来必须不得不去挑战自己不熟悉的国语歌、挑战一些能给观众惊喜的曲目。

他说,他参加这个节目,是要给自己进步的动力。

那么,就让这个舞台,把他的汗逼出来,把他的胃酸逼出来,把他的潜能逼出来吧。




赵传《爱要怎么说出口》

这个真是木有办法评啊。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空调的岁月,夏日炎炎的时候,才几岁的我,和还年青的爸妈一起围着西瓜看电视。那个粗旷的白嗓就引得全家人一起摇摆、激动。

时光荏苒,面前这个面部的肌肉已经松弛下塌的大叔,便是曾经那个夏夜电视里风华正茂、一腔热血的青年,未曾开声,2016年的隆冬,便于童年的盛夏叠映起来,不觉有些恍惚。

于是听到他开声那音质依然通透、力量依然充沛的“我痛”,回忆一下子涌上来,血液也跟着一下子涌上来,跟着便是不能控制的感动。

这首歌,编曲唱法都没有怎么变化。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从他的声音状态,从他在vcr中的叙述,可以看出,他确实很在乎音乐,在乎这个舞台,状态保持得确实好。

然而,情怀只能用一次,回忆经不起消费。当小李子的经典唱完,我们发现,现在的小李子,已经唱的是《山丘》,而赵传,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否还依然活在八十年代。

他的摇滚,他的理念,他的精神,还能够跟得上这个世界吗?赵传,你的血是否仍未冷却。

我想要看到玩hi的赵传,疯狂的赵传,失去控制的赵传,曾经那个在舞台上蒸腾汗水、把空气都引爆的赵传。

如果赵传再也找不回那个曾经的境界,那个只属于青年的状态,那么至少,在岁月洗练中,他也一定会有一些不同年轻时的新的体悟和沉淀呢,他是否准备好,用适当的方式拿出来晾晒呢?

如果这两者都不能在后续的节目中体现出来,那么当情怀燃尽,也便是这位前辈谢幕之时了。



关喆《如果分开我也爱你》

如果说,这一场比赛,谁给我的意外最大,那便只能是关喆。

关喆这首《如果分开我也爱你》,在创作上并无太大亮点,听cd版也并没有特别可以称道之处,然而他演唱时,却让我大大的改观了。不知是不是受网络意见的刺激,他在我是歌手的舞台的诚恳、深情、收敛,让这首本来滥情乏味的歌曲突然生出了几分说服力,从主歌到副歌的铺垫、爆发完成得行云流水、恰到好处,标志性的即兴转音、玩弄唱腔也刻意的收敛了起来。至少在这首歌上,他一点也不油腻。

非要挑演唱上的缺憾,或者只有两条:

一来,关喆的假声显得单薄沙哑,和真声脱节,被音乐覆盖,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

再者,关喆出道时便以“小孙楠”为人称道。孙楠般的润滑饱满的声线,其实并不适合这个时代对情歌的追求,正如崔健评论孙楠的声音一样:对艺术来说,太过完美的东西反而不好。因此,当关喆亮出他那雄厚的共鸣时,反而正是我们出戏的一刻。

整体而言,光就今天的表现来说,我认为关喆至少是比狗血撒太多的黄致列要优秀的。他对得起这个舞台,当得起”歌手“这两个字。

但是……但是……全场的观众好像都急着把他投出去?

这个问题,虽然是题外话,但是我还是很想讨论一下。也就是评审群体日益受网络情绪影响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听审,都是通过网站报名的,而且要通过电话回访,不可能不对我是歌手有长期的关注——那么,这些人,反而成为了最容易受网络情绪影响的一群。从上一季的情况看,每当有一场的投票结果在网络上广泛不满意,在下一场或者下下场,常常就会出现反其道而行之的回潮。从第一季《我是歌手》灯圈一打开所有人屏息凝神静听,到近两季现场越来越混乱嘈杂,更让听审难以不受干扰、摒除成见、完全从现场出发去评判——先入为主的一些取向,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选择。

当然,话说回来,关喆这第一场的表现,如果撇开演唱部分的令人诚服,整体依然充满着不高的格调。这不高的格调不但体现在他访谈中对网络言论的耿耿于怀,也体现在他的选曲、编曲。开头的《想你的夜》,结尾的《想你的夜》,再加上,这首《如果分开我也爱你》和《想你的夜》实在太像了。类似的走向,类似的速度,类似的曲风,副歌处类似的真声转假声洒狗血抒情,让人觉得,关喆的心态也是受着舆论影响、而充满矛盾的。

一方面,他急于想摆脱人们对他“只有一首歌”的印象,刻意不去唱《想你的夜》,选这首曲,就是想让大众看看《想你的夜》之外的关喆;然而另一方面,他又念念不忘的舍不得《想你的夜》的接受度,想唤起人们对他这首“经典歌曲”的记忆,首鼠两端,患得患失,实在是一大败笔。而这首歌的本身的质量,还真不如想你的夜。

其实,如果他能走心的把想你的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给人全新的听感,以本场的状态,坦然的去唱想你的夜,大家也未必不会接受。

但这些其实都不能怪关喆,许多时候,人是身不由己的,人的性格和命运,总是互相反馈、互相塑造着。关喆此次垫底,非战之罪,时也,命也,运也。



徐佳莹《失落沙洲》

所有人都期望徐佳莹唱《身骑白马》,可是她偏偏唱《失落沙洲》。

也难怪,身骑白马那样戏剧性的使用歌仔系撑起副歌惊艳的旋律线,与主歌形成强烈对比的“创意歌曲”,事实上已经和徐佳莹的路线渐行渐远,而这首同样早期的《失落沙洲》却真实反映了她的特点:优秀的旋律线,扎实的感情铺垫,清新的编曲和演绎。

在《身骑白马》的副歌,我们可以听到,如果徐佳莹真正用力的去push她的发声,她也可以有一种独特的张惠妹式的质感。但她最终还是选择收敛,选择表达当下的自己。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徐佳莹的演绎,我觉得必须是“正好”。徐佳莹的唱法,不显山露水,却绵里藏针、处处拿捏,其实对气息和嗓音的要求相当高,很能体现歌手的体力、状态。我认为,仅就本场的演唱质量来讲,她是高于李克勤。但是徐佳莹无意显摆这些,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正好的,把歌唱完了。

看歌词:

我不是一定要你回来

只是当又一个人看海

回头才发现你不在

留下我迂回的徘徊

我不是一定要你回来

只是当又把回忆翻开

除了你之外的空白

还有谁能来教我爱

那不是一种悲痛欲绝的状态,而是伤痛过后,轻轻抚摸着痛处,走在路上的偶然脆弱,小小忧伤,一个生长在身体里的、明知填不满却又丢不开的空洞。若是按照我歌改歌的路子,即便不飙高音,至少也得狠狠在第三遍副歌的时候,加上大停顿、大动态,来个狗血的大爆发,及时提醒观众,你们看我真的好悲伤,快配合流泪吧。然而徐佳莹连这点“惊喜”也不给我们,编曲大致照着cd版来走,仅有的一丁点稍微明显的推动,居然只是在前两遍的时候降半音,以凸显最后的情绪。这首歌就是这样的情绪,这首歌就该如此来唱。大悲大喜的宣泄固然令人动容,但泪干之后、宿醉醒后,未尝不觉虚幻,面前已是崭新的一天,或许已经心情转动,准备好了新的际遇;而这首歌,则唱出了另一种情愫:随着你不断循环、愈来愈萦绕你、让你难以挣脱。有些伤口,并不是越痛,越让人难以忘怀。

我在微博上这样说:” 许多人拿徐佳莹和邓紫棋比有人说不要 她还是当alin2.0吧。可是我说,为啥不把她当做小女生版本的李健呢?”

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

她与邓紫棋必然是不同的,后者注定属于聚光灯,属于这个时代的前沿。她充满了煽动力和冲击力,作品格局开阔、元素丰富,或许她引吭高歌的那些乐句、那些形象会深深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而徐佳莹,从性格到天分,都绝不是这块料。

在唱上面,徐佳莹既没有邓紫棋二踢脚似的高音,也没有alin那么有摩擦感的声线和共鸣,个人认为别说2.0,试用版的alin都不如;即便和李健比,李健这么多年来锤炼出来的出神入化的松弛真假混声转换,带来的第一耳的美感,都能把徐佳莹碾压好多次。

但是徐佳莹也确实有其他人没有的东西,她有一种直觉上对优秀旋律的吸引,一种现代唱作人很少有的含蓄的审美。我认为,她的音乐,是有一种古典美的。这种古典美,其实和李健也截然不同:李健是在刻意的使用现代的手法去追求古典中唯美和永恒的情感;而徐佳莹则是在现代的流行语境中,自然而然的生长,自由自在的吟唱,却冥冥暗合了古道,让她的作品每每带上了一抹诗经式的哀而不伤、温润隽永。

她或许不是一个surprise maker,但她绝对是一个melody maker,我们或许不会记得她有什么经典的表演,但只要她坚持当下的路走下去,当浮华散尽,我们回头清点那些,随着时光在我们内心沉淀下来的旋律时,我们一定会惊讶的发现,有那么多,是出自徐佳莹。

她的四张专辑,我每每聆听都会叹息,这分明就是2000年左右,华语流行的极盛年代,孙蔡萧梁横空出世时,那些连她们自己现在也再也复制不了的经典专辑的诚意和质量——却被一时埋没,一时忽视,居然每每被归类为“小众”、“文艺”,让我迷糊了半天所谓“大众”的“接地气”的东西究竟是不是只能是夏洛写给刘天王的那首歌。

当然,徐佳莹还有另一个杀手锏,在《失落沙洲》这首歌里并没有鲜明的体现,那便是她唱歌的话语感,那种丝丝入扣、至情至性、自然收敛的诉说,和她邻家女生的形象非常吻合,往往能让人忘记她在唱歌,而直接与她传递的情感对话、交心。或许,这一点会在以后的歌曲中慢慢展现。

我对徐佳莹的不确信,依然在她的性格和风格上。无疑略带文艺气息的小女生情歌,是徐佳莹的“舒适区域”,然而正如韩磊所说,三期以后见真章,当喜新厌旧的听众,想要她拿出点别的东西来,玩点刺激出来,她是否还是能够安之若素,不以物喜,坚持的把自己表达出来吗?以她略为怯懦的性格、慢热的状态,大家又并没有及时读懂她,那么她在我是歌手的路,只会越来越难。



苏见信《告别的时代》

诚如他自己在vcr中所说,他这些年来,在打动人的能力上,在变的越来越弱。

十年前的苏见信,人人都说老天赏饭吃,唱歌对他来说,是太轻松的一件事情。因而他唱歌,也越来越“油”了。一首旋律如果给信去唱,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他会唱成什么样。频繁怒音和撕裂音的使用、在高音区来来回回的大幅度滑音,不免让他的歌显得千篇一律。随着近年来他嗓音的退化,live的水准一年不如一年,单纯依靠高音嘶吼轰炸来镇住听众的路子,必然是难以为继的。信必须开始考虑他的转型。

当然,他是为摇滚而生的,要他一下子变成唱大众歌曲的情歌手,恐怕是一厢情愿。但是,如何通过这个舞台的巨大压迫力,给自己探索出不同的可能性,确实也是苏见信来这个节目需要处理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一首《告别的时代》虽然并没有在风格上体现出变化,依然是最典型的苏见信,但是在演唱上,信确实是改变了。他尽量减省了怒音和撕裂的使用,仅仅保留在高潮处情绪释放的那一声,非常诚恳的去演绎每一个音。让他这首歌的演绎,显得颇为走心。

不得不说,虽然嗓音退化了,而且车祸live到处都是,然而信的真声质量,真的是高。中音部分没有出现许多高音歌手易见的发虚、发抖,一直到高音C5,声音都很扎实,一点都没有单薄感。

就歌曲本身来说,这又是一首汉化作品,同样翻唱自《死爱》的原唱朴完奎的作品《我活着的理由》。虽然是林夕大神的词,但除了“一个个爱人散落在人海一声声再见不停在倒带”一句稍稍出彩意外,整体还是略显平庸。但是不得不说,信的演绎比原唱确实多了几分炽烈和悲怆。

信的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挣扎感和绝望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颇“屌丝”的唱腔,但其实他嗓子并没有赵传直白,更多了许多现代时尚的修饰和处理,他的天赋和发声技术,也足以让他唱出更广阔的境界。高晓松曾经说,当最重金属的摇滚嗓收回来,安静的唱一些歌曲的时候,往往反而是最能打动人的。

至少这一首《告别的时代》,只是略略的触动了我。我期待真正被他打动的那一刻。

赞(7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悲愤填膺网 » 如何评价《我是歌手》第四季第一期各位歌手的表现及排名?